《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摘录
昨天我看完了《把时间当作朋友》,就我本人而言,书中很多地方我都躺枪了.印象最深的一句是,”控制大脑,而不是被大脑控制”.平时在寝室,知道不能再呆下去了,应该去图书馆,看点书也好,但是就是被大脑打败了,即所谓的理性的大脑被感性的大脑打败了,感性的大脑在不停的发出信号:”呆寝室,刷刷微博,打打游戏,多少惬意啊,图书馆离寝室这么远,来去走一趟都要很长时间,所以别去了.”.为什么理性的大脑会被感性的大脑打败?在本书作者看来,这是心智尚不成熟的表现.其实书中的一些道理大家也都知道,但是真真去坚持不懈的实践下来的人,真的太少了.作者反复强调”积累”的重要性,想要在某个领域有所作为,请你准备分配10年的时间给这个领域吧!
如果你说“我要先学习一下再开始做”那么你永远不会真正开始。……也躺枪了,以前要做什么,总是觉得自己没有接触过这方面,心里觉得我得赶紧去学习一下,然后才是时候上手做,有时甚至就说,算了,我学都没学过,时间这么紧迫,算了,不做了!尤其是IT技术,日新月异,没有接触过的知识真的是非常多的,但是其实只要了解了底层或者相似的知识,都是可以触类旁通的,有时候不必那么神经兮兮的,战略上还是需要适当的藐视的.所以,有时候犹豫不决的时候,不如大胆的往前走一步,不要被内在的恐惧打败,不用被外在的评价束缚,告诉自己:”现在就开始,能做多少事多少,比不做总要好”.
接受现实,不要因为现实的残酷,而失去理智.用一句很流行的话说:接受我不能改变的,改变我能改变的,拥有辨别两者不同的智慧!
下面是此书的一些摘录。
1
为了表述方便,让我们把"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而决定学习的人"称为甲,而把"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拒绝学习的人"称为乙。
更可能的是,甲很可能连想都没有想过,他从来都不曾问过"学这东西有什么用呢?"只是自顾自学去了。许多年后,他自然而然地找到了那项技能的用处,享受其已有技能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于是,他这个既有经验成为他们心智的一部分,下一次遇到新的学习机会之时,他会自然而然地再次采取同样的策略:管它呢,学呗,学了总有用处。他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并相信"技不压身"的道理。
另一方面,乙当然永远不会知道那东西究竟对他究竟有什么用处-因为他从未拥有过那项技能,不可能有机会亲身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凭自己经验能够得到的结论只能是"我没学那个不也没什么么?"也许有一天,他会遇到一点尴尬,这样的时候,他可能会慨叹一下,"当初不懂事,要是好好学就好了……"然而,这对于他来说,仅限于慨叹而已。再次遇到学习机会的时候,他依然会选择放弃。只不过,除了"不知道学它有什么用"之外,还多了另外一个理由:"现在也来不及了……"这种拒绝学习的判断,渐渐融入他的心智,根深蒂固,最终,当他面临同样的机会之时,他会仅凭直觉再次做出同样的选择。
2
进入任何一个新的领域之时,这种压力都使得新手窒息。而已经在那个领域里浸泡过一段时间的人往往早已忘记了这种恐惧和压力的存在,抑或懒得,抑或不屑,去向新手解释,帮助新手削减压力。更多的时候,那些"老手"实际上并不是懒得或者不屑,而是"没想到连这个也竟然需要解释"。这就好像是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是挣扎了很久才学会如何系鞋带的,可是早已经忘了那竟然是个需要挣扎才能学会的事情。而另外一些老手是因为"很早就学会"所以没想到"竟然还有人连这个都不会"。这就好像有些很小就学会游泳的人,很可能会误以为谁都会游泳,他们会这么想:"怎么可能连这个都不会么?!"
3
百分之百接受现实也许痛苦,但没什么别的办法。正如凤凰涅槃,只有浴火才能重生一样。时间是现实的人的朋友,是不现实的人的敌人。它不是故意的,只不过,事实如此而已。
4
研究者 Hayes和Bloom 的研究表明,在几乎所有的各种领域,大约要十年才能培养出专业技能。这些领域包括下西洋棋、音乐作曲、绘画、钢琴、游泳、网球,及神经心理学和数学拓扑学。似乎没有真正的捷径--即便是莫扎特在四岁就展露出音乐天才,在他写出世界级的音乐之前仍然用了超过十三年的时间。
5
拖拉的人为什么迟迟不开始行动呢?为什么哪怕他们自己已经焦虑得不行,却依然迟迟不肯开始呢?一个常见的原因是之前提到过的"错误估计任务所需时间",所以,总以为可以在最后期限之前完成,心里想着"时间还多的是么!"可这并不是最本质的原因,最本质的原因在于恐惧-无论是来自内部的,还是来自外部的。来自内部的恐惧在于: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而来自外部的恐惧在于: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
6
还有个微妙的现象需要注意。尽管从客观上来看,时间应该是匀速的,但实际上对每个人的主观感受来说,时间肯定是加速前进的。对于"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觉得时间越来越快",心理学家们有一个简单明了的解释: 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讲,未来的一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20%;而对一个50岁的人来讲,未来的一年只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1/50,即2%。所以,从感觉上来看,随着年龄的增加,时间好像越来越快。
7
也许有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晚了。可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的策略依然是"现在就开始",否则更待何时?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好过什么都不做吧?"所以,不管遇到什么任务,永远都不要再问"什么时候开始才好呢?"因为答案就在那里,而且只有一个:"现在就开始!"
8
乌里扬诺夫斯克。1964年4月8日。
△分类昆虫学:鉴定袋蛾,结束-2小时20分钟。
△开始写关于袋蛾的报告-1小时5分钟。
△附加工作:给达维陀娃和布里亚赫尔写信,6页-3小时20分钟。
△路途往返-30分钟。
△休息-剃胡子。读《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15分钟。
△读《消息报》-10分钟。
△读《文学报》-20分钟。
△读阿·托尔斯泰的《吸血鬼》,66页-1小时30分钟。
基于过程的记录,不仅更详尽,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好处-遇到结果不好的时候,更容易找到缘由。
9
我知道那位同学的愤怒,本质上并非针对我,只是那一瞬间他被现实打击到了失控的地步。我不觉得在这样的时候"善意的安慰或者鼓励"和"虚伪"或者"欺骗"有什么分别。他生气不是因为我说了实话,是因为没听到他想要听到的话。然而,在这里我要说的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活生生的拒绝现实的例子,我想,任何一个冷静的人,都不希望自己有一天变成那个样子。
10
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讲,所需要做的事情几乎都不是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按照正态分布规律来看,仅有1%不到的人有机会去追求那样令所有人仰望的目标。对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讲,证明我的目标现实可行的方法比较简单: 1.已经有人做到了; 2.我与那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11
事情往往并不像想象地那么简单。更多的时候我们面临的尴尬是,如果我们不开始行动,根本就无从判断目标是不是确实可行,或者反过来,目标是不是确实不可行。于是,往往只有开始行动了之后,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行动过程中,发现既定的目标确实是不现实的、不可行的,那么,半途而废不仅并不意味着失败,还意味着该决策者是无比理智的。
12
如果说,车是人类腿脚的延伸-使人们走得更远,望远镜是人类眼睛的延伸-使人们看得更远,计算机是人脑的延伸-使人们算得更快……那么学习就是人类所有能力的延伸-可以使人们拥有更多的能力,并且往往仅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然而,这只不过是成本而已,事实上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13
"体验"、"试错"和"观察",都是存在局限的。首先,不是所有知识都可以通过某个人亲身体验而获得。比如,地球的构造究竟怎样,没有人有能力去体验;太阳的温度究竟是多少,只能通过推测。其次,还有些知识很难通过试错获得。无法想象一个股票投资者通过试错进行决策,因为错的结果往往无法承担。最后,也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可以通过观察获得。历史研究者无法亲自观察几百年前的历史;伽利略发明高倍望远镜之前,凭借肉眼能够观察到的太空也相当有限。 于是,"阅读"就成了获取知识的更加重要的手段,当然也是相对更加需要心智能力的手段。
除了"试错"、"观察"、"阅读"之外,"思考",准确地说,"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没有文字的时候,人类已经能够思考。但局限于已认知的知识数量,当时人类很难正确思考。
14
服用新药的测试者可能会有一部分好转-为了说明方便,让我们假设最终有30%的测试者服用新药之后病情有明显的好转;而服用安慰剂的那组测试者中竟然也有30%的测试者服用安慰剂之后病情有明显的好转,那么就说明新药几乎是无用的,他的用处与没有任何作用的安慰剂差不多。
15
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当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那件事情原本并不见得一定会发生),那么此事最终真的会发生。
16
"谁主张谁举证"并不仅仅是法律术语,事实上,它的应用范围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惜,大多数人并未在意。可事实上,不懂"举证责任"是思考上"误入歧途"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
当有一方(有意无意)拒绝承担举证责任的时候,讨论就没办法正常进行下去。拒绝承担举证责任的方法很简单,连那些不懂举证责任的人都可以自然而然地运用:提出一个观点之后,要求对方进行反证。
17
所以,当脑子里闪出类似"要是……就好了!"的念头的时候,要马上提醒自己,"停!这个念头最耽误事儿了!"、"停!这个念头最没用了!"如果你想知道类似"要是……就好了!"的念头有多么可笑,不妨想想你经常听到的一句话: "要是我不浪费那么多时间就好了!" 可是你已经浪费了那么多时间。现在竟然还在浪费时间!
18
"过早质疑"同样也会为自己制造幻觉-就是"觉得对方的论证不堪一击"。可事实上总是与此相反。道理很简单,讲者刚刚开始自己的论述,而这时候驳斥他的难度是最低的,于是"过早质疑"的人总是产生自以为是的幻觉,进而陷入自我设置的陷阱而无法摆脱的同时却又自我感觉良好。 "过早质疑"的另外一个副作用是它会让听者不由自主地进入"排斥"状态。尽管我们并不能像"闭"上眼睛一样"合"上耳朵,但我们确实可以像"视而不见"一样做到"听而不闻"。大多数人在未经训练的情况下,听的过程中只有两种状态-接收、排斥。总有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易"盲从",那是因为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更多地处于"接收"状态;而总有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加"顽固",那是因为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更多地处于"排斥"状态。
19
为了让自己听得更有效率,牢牢记住这个简单而又实用的原则:就算需要质疑也一定要等到对方说完。
20
每一代的出生,从效果上看,都相当于野蛮对文明的侵略,我们必须在太迟之前教化他们。
21
当与人争论的时候,最终,对方抛出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看法,不是么?"你要知道你应该闭嘴了,因为此人已经把自己的脑壳闭掉了,或者干脆是毙掉了。
22
一定要问清楚自己这个问题:我不喜欢做这件事情有没有可能仅仅是因为这件事儿我并没有做好?要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而不喜欢,就要分辨另外一件事儿了: 做好这件事情究竟对自己有没有意义?如果有,那就要努力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他选择。
23
说来说去,顺序出了问题: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24
所以,不要无谓地相信什么"突然闪现的灵感"的存在。灵感这东西就算存在,也不会是平白无故出现的,肯定是有来历的。只不过是我们经常说的"量变到质变"的那一瞬间突然绽放的铁树之花。
25
本质上来看,相信积累的力量,其实就是相信复利的力量。不要以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进步一点点,最终的收获就是365点,这是莎士比亚的算法-以为应该用简单加法计算;实际上,如若真的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下来,你的收获最终很可能是S = P (1 + i)365,看你每天进步的是多少(i),看你起步时的实力如何(P)-这是夏洛克的算法,那可是指数级增长。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Published
09 June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