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圣诞节,轻白说先祝大家节日快乐,Merry Christmas!

说到圣诞节,今天商场里面肯定是各种圣诞树、圣诞老人和圣诞装饰,满满的节日氛围,然后各种圣诞促销,让消费者们很开心的买买买,消费者们乐在其中,商家赚的钵满体满,真是两全其美。

据说圣诞节就是西方的冬至,在中国,冬至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通的节日,很多年轻人,根本不关心冬至是哪一天,也不知道冬至要做什么,但是圣诞节却一年比一年过的热闹。随着最早过圣诞节的那一批人,越来越年长,相信按照目前的趋势,不久的将来,全中国人民都会沉浸在圣诞的节日氛围中。

在中国,并没有多少基督徒,但是这并不影响圣诞节成为国内越来越热闹的一个日子,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得益于商家的包装。每当圣诞节来临,一个苹果,换上一个圣诞包装,价格就可以暴涨7、8倍甚至更多,有时候还供不应求。商家之所以不惜血本的花重金去做圣诞营销,就是因为可以从中获取到足够多的收益,而越是有收益,下一次就越是愿意花更多的资本去营销,产生一个正向循环。近年来,这种非中国传统节日的狂欢日,在商家和企业的包装下,越来越盛行,比如双十一、双十二、京东六一八等等。

这种包装的价值,其实不只是体现在商家营造的节日上,而是越来越广泛的渗透到各行各业。

前几年博客很火,徐静蕾的新浪博客是那个时候的典型代表,但是近年来,博客人气越来越低,大家认为这个产品已经进入暮年的时候,微信公众号火了。微信公众号和之前的博客在本质上其实区别并不大,但是换了一种包装形式,置身到不同的产品中,更贴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使得一个原本没落的东西重新焕发光芒。

如果你有一个很好的媒体节目创意,之前你可能会争取在某个电视频道上制作一个节目,当节目的受众越来越广的时候,就自然会有企业花重金上来投放广告,整个节目组靠广告收益就可以过的很滋润。但是现在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了,所以越来越多的创意节目,首选和视频网站合作,视频网站花钱买断这个节目,然后从流量中赚取收益。其实节目本身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在输出方式上进行了不同的包装,来适应当下越来越倾向于网络化的消费群体。

从今年开始,这种本质没变,换个包装的行为,在移动互联网越来越盛行,并且也都产生了不错的产品影响力。比如付费问答、付费收听、付费阅读等,这些对社会有价值的内容,不再走投放商业广告赚取收益,对消费群体免费的包装形式,而是改用屏弃商业广告,直接从消费群体上收取较低的订阅费的包装形式。可能节目本身传播出的内容并没有变化,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为了适应消费群体的变化,确实需要不同的包装形式。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教育行业、医疗行业、金融行业等等这些比较顽固守旧的行业,也都会走上新的包装形式,来适应社会的发展。想象一下,学校不再聘请全职老师,而是按照书本的章节内容,采购不同的授课形式。医院不再需要医生、银行不再需要网点。

我喜欢这些包装的变化,因为它让我相信,产品存在优胜劣汰,但是知识的价值不会,有时候,只是需要一个更好的包装。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Published

25 December 2016

Category

something